12月12日,英特爾中國研究院2018年媒體開放日在北京舉行,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闡釋了人工智能、自動駕駛、5G、服務機器人等重點研究內容,并介紹了英特爾中國研究院與學術界、產業界的廣泛合作。與此同時,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的研究員們也展示了眾多針對AI、自動駕駛、5G等領域的研究成果。
作為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的主攻方向之一,在媒體開放日活動上,眾多研究員均談到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的創新成果,包括算法、人機交互、機器學習等多個方面。
可以說在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的多項成績中都有人工智能的身影,比如針對自動駕駛技術提出的“受真實場景啟發的異常情況仿真及驗證”,就利用了計算機視覺等諸多技術。據英特爾介紹,研究院中認知計算實驗室聚焦面向英特爾智能計算的視覺認知(包含感知、識別、理解及認知)和機器學習前沿技術研究。過去三年,認知計算實驗室共獲得專利申請批準60多項,發表頂級計算機視覺及機器學習學術論文近30篇,向英特爾產品部門完成技術轉移13項(含3項重大技術轉移)。
負責該項內容的研究員介紹到,通過高性能3D環境建模,可以快速讓機器人熟悉當前環境,并建立一個初級知識圖譜。機器人完成的3D建模中就包括很多結合人工智能的“標注信息”,如客廳中的沙發、書籍等等,以不同距離、坐標的方式被關聯存儲在機器人的“個性化知識圖譜”中,為機器人添加自然語音交互功能后就可以通過指令完成實時搜索查詢。同時,機器人對于環境的建??梢钥刂茠呙钑r間來保證其對環境變化的實時更新,當然這也意味著其知識圖譜的進一步豐富。
Copyright ? 杭州炎土科技有限公司 www.gethongkongvisa.com 版權所有 浙ICP備18038580號-1